业务QQ:2583096951
微信公众号:yipingxiangfa
邮箱:13838992715@163.com
从哲学的视角看以象言事
[日期:2007-10-25] [点击数:1822] [作者:] [文章来源:]
在以象言事的预测实践中,有人求测是被动型预测,自己心动欲测某事而后捕象预测是主动型预测。这两种情况在预测实践中一般比较容易找到所测之事与所闻所见之象的对应点——这个所谓的对应点也就是所测之事与所闻所见之象内在的某种联系性。我们知道八卦是类万物之象的,一个经卦,按照其卦性可以无限地去拓展其象意,只要其象意基本符合、接近卦性就行。卦是宇宙、自然、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的符号反映,或者说卦符是用特殊的形式来说明和表现宇宙、自然、社会现象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单独的八个经卦只是用来表现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现象的,根本不能说明规律性的东西。六十四个别卦才是既表示现象也能够说明、演绎规律。同样的道理,在以象言事的预测实践中,所闻所见之象只是视觉、听觉、嗅觉所触及的客观存在的形、色、音、味、行为、事件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也可以象八个经卦一样类比出很多意思。以卦象来断事,需要在卦的万物类象中寻找出那个能够反映所占之事结果或情状规律的对应点,这个对应点就是所占之事本质性的东西。找准了这个对应点也就算准了卦。预测者的任务就是要启动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透过这些客观存在的卦象来推导和感悟出所测之事的结果或情状。以象言事同样需要寻找出所见所闻之象众多含义中那个与所测之事有对应关系的意思。只有具备了与所测之事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才能反映出所测之事的结果或情状,才能准确揭示所测之事的本质规律。以象言事中的所见所闻之象只能叫作现象,是表象的东西,不可能直接反映出所测之事的规律和本质。以象言事之所以能测准事情,并不是所见所闻之象是(等于)所测之事的结果或情状,而是运用大脑思维去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是思维活动拿着所见所闻之象丰富内涵中的某一个意思去和所测之事来对应,是预测者积极地应用思维活动,能动性的在所见所闻之象的丰富含义中寻找并最终确定那个和所测之事有着密切的对应联系的“象”,也就是说,所闻所见之象引伸开的意义要符合所测之事的结果或情状,所见所闻之象能够反映所测之事的本质。卦类万物之象,以象言事中的所见所闻之象同样可比拟出丰富的内容。象数占断以卦的万物类象为依托,以直读卦象为要旨,在卦的万物类象中找到与所占之事相对应的内容,然后照着卦象所示直接读出结果就可以了。以象言事也是这个原理,找到所见所闻之象丰富内容中与所测之事有对应关系的那个特定的内容,然后直接说出所测之事的结果或情状即可。
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以象言事的法则是“见吉则吉,见凶则凶”。在具体使用这个原则时,把握好全息论“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的原理,有助于我们以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所测之事与所闻所见之象间的特有联系。另外,还要遵循现象与本质对立统一的原理,善于从某一个具体的“象”中(或众多之象中来确定某一个具体的“象”)挖掘出能够反映所测之事本质属性的信息。当然,挖掘这个本质的属性需要能动地发挥联想思维和灵感思维。
无论是被动型的预测还是主动型的预测,预测之际,“人物杂扰,群物满前,何事拈何物为吉(凶)?”这时,捕捉、选择什么样的象来言事呢?“吾占卜之应此,又推乎理而合其事。”这是定性的问题。所见所闻之象在特定的时空内可能不止一个、两个,下一步就是如何确定能够反映所测之事本质的那个象的丰富内容中的、与所测之事有对应联系的象意了。如何确定呢?“盖与群动之中,或观其身临吾耳目之近者,或以先见者,或以群事分明者或以吾之一念所在者。”
需要说明的是,单纯的现象根本就不可能反映本质,所见所闻之象是借助人类的思维活动后才能够反映本质的。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人不会以象言事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活动。
20007年6月30日
冯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