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QQ:2583096951
微信公众号:yipingxiangfa
邮箱:13838992715@163.com
文化的魅力 ——记无私传承中国璀璨文化的传承者唐雍智
[日期:2011-09-11] [点击数:2941] [作者:] [文章来源:]
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不是社会的佼佼者,不是人们心中的明星,更不是处于社会高层的领导者,他们只是一个个默默无闻的传递者,但却用他们的热忱和信念,传递着文化的篇章!
——题记
唯有先知方可知
《周易》一本古老的文化瑰宝,相传源于伏羲,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或者说是因为它的一些理论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论有科学的合理性,但就不能以此而说它是科学,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当前我国的易学研究中仍然是没有重大的突破,理论研究仍然止步不前,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实际的应用中趋向神秘主义,这些严重的影响了易经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的发展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的璀璨文化,我不禁翻寻古籍,找寻资料,更好的来诠释好具有将近七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终于在朋友送我的一本《蒋氏玄空》中找寻到了答案!作者叫唐雍智,为了更好的了解其中的道理,在一个细雨濛濛的早晨,我们一行二人在位于城中村的一座独家小院里,见到了唐雍智老先生。唐老年约六旬,挺直的身板,饱经沧桑的脸上刻满了坚毅睿智和干练。在熙来攘往的间隙,唐老得知我们的来意,刚开始显得很拘谨,但一聊起《周易》便显得是那样的干练与通晓,时而还穿插些小故事,显得幽默而又得体!但唐老这样一段对易经的阐述让我铭记而又不敢妄加改动。他说:“《易经》作为五经之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数学上来说魏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也就是说,刘徽是通过《周易》的阴阳之说“总算术之根源”,从而明白《九章算术》之意,并为《九章算术》作注。明末数学家程大位所撰的《算法统宗》,把河图、洛书、伏羲易图等置于全书之首,然后才介绍数学基础知识、珠算理论以及各类算题,这也许包含了借《周易》的概念统领整个数学体系的意味。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其中的“杂艺”篇说:“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认为儒家应当通晓数学。可见,在中国古代,数学与儒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被列为儒家五经之首的《周易》与古代数学的密切关系。他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应该知道Y=2x+c这一方程,c为常量,若问卦者为验证挂是否灵验,会这样说,先生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父亲,先生很认真的按天时地利算得x=3,加上你的常量,告诉你说今年下半年顺风顺水应该可以吧,而这时问卦的立马就说什么狗屁啊,我还没结婚,怎么会有孩子。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说,问卦者给的常量是1,而事实是0,你连常量都给错了,怎么又能正确呢?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小品语,你用谎言去印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说完这些,唐老又意犹未尽的向我介绍到哲学上的易经,他说:“《周易》又是中国古代唯心学说与唯物主义学说的先祖,如其中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古代乃至现在的哲学思想相与理论!周易理论更好地阐释了古人“天人合一”、“物我共泰”的思想,是人们从辩证的角度,客观准确反映现实生活的体现。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人们当时的认知水平是相吻合的,如古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就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多次的观察总结而形成的,它真实地反映了风雨的产生与月晕、础润有着共同的基础,一定程度说明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而周易则是用更加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古代先贤对自然界的认知,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只不过这种理论的深奥,至今还有许多未能完全解释的理论依据。他接着又说道,一生中他最敬重毛主席,毛主席才是真正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用到了骨子里,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开大会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而在开小会时说:‘同志们,一切反动派都是真老虎。’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一阴一阳就是对古老易经的最好诠释。他在批判党内一点论的倾向时说:“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说完这些,唐老显得很激动,他拉着我说,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全民都在在建设和谐社会,我就是想用我的余生,传承好祖国的璀璨文化。
听完这些,我不仅对这位老者更加的肃然起敬,更为他对易学的研究所折服,我的灵魂里充斥着好奇与不解,满脑子都是疑问,满心都是折服,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同周围几位绅士攀谈,得知这几位都是唐老的弟子,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唐老的生平。
唐老真名唐万生,字雍智,1949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艰苦的农村生活,没有改变他追求人生精彩的脚步,农民的淳朴务实,培养了他勤谨厚道的人生态度。单调的体力劳动,贫乏的文化生活,使得唐雍智在闲暇之余有了学点什么的冲动。那时,图书非常奇缺,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见到了一本《易经》,处于好奇,唐雍智有空就读,可是《易经》的理论深奥难懂,虽说经过几年的自学,仍然是不开窍。唐雍智才领悟到,没有名师的言传身教要想学深学透实在是困难。于是四处拜师学艺。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也许是机缘到了,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在他的多次上门拜访下,镇平县石佛寺风水大师毕庆武被他的诚信所感动,愿意教他。每天白天唐雍智在老师家干活,晚上学习《地理大脉图》,初步掌握了相关的地穴理论。毕老师去世后,又拜镇平县东遮山易学大师李建芳为师,学习《周易》注解。后又经李建芳老师介绍,拜其义弟“蒋大鸿二十二代传人”王献甫为师,学习三元地理学,历经几十度春秋,随师经纬了大江南北无数山川河脉,认定了多处龙脉风水宝地,出山后结合理论,勤于实践,悉心研究,彻悟了蒋氏玄空秘奥真谛。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十年来,唐老师辛苦研究的《周易》文化的成果由近至远,南到广州、深圳、湖南、湖北、四川,西北到陕西、新疆,东北至北京、唐山、吉林、黑龙江等地,四处访名问贤,总结以往的周易学说,综何各地的实际,与自身思考,开始逐渐为《周易》正名,传播以科学的眼光看《周易》,和谐的态度做《周易》。近年来,由于唐老的努力,唐雍智获得了河南电视台2008年授予“蒋氏玄空风水·中原名人”荣誉称号。2009年6月被中华易学专家联合会授予“权威专家”称号。中华全国工商联授予国学文化讲师(证书编号2009100102), 全国科监委聘为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副理事长(注册编号:09030130)。论文《蒋氏玄空四大局之探验》荣获第五届中华易学论文一等奖。著作《蒋氏玄空秘笈》、《象形地理大脉图》、《面相探秘》。还被中华易学协会聘为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世界易学领袖协会副会长,蒋氏大玄空风水第二十三代传人,并由中华周易协会学术委员会授予中国风水学专家、高级预测师(证书编号:CCNJOB0000664)称号等。,社会评价较高。
但唐老一直这样说,万般荣誉皆空向,唯有传承是大成。他说,我只是一个易经的过客,周易几千年的历史,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微粒,我的梦想是,让更多人明白周易,让其为人所用,把这个老祖宗留下的精髓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典,传承文化!
听完这些,我不禁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感染力,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正是像唐老这样文化传播者,为了心中对文化的敬仰,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才会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走出唐老的住所,已将至傍晚,嘘嘘的风,飘动凌乱的叶,唐老仍站在那个送我出门的路口,凝神的看着我,我知道这一刻他就像河流旁的溪流,激起的波浪就是让路边的文化之树长青让中华的璀璨文化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