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张士玉蒋氏大玄空官网!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11:15:48

本站公告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业务QQ:2583096951

微信公众号:yipingxiangfa

邮箱:13838992715@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水案例

《震克坟地 除之如意》---张士玉

[日期:2010-11-19] [点击数:2932] [作者:] [文章来源:]

  2007年二月份,南阳市一位男子通过我亲戚找到我,夸奖地说:听说张老老弟在研习《易经》,并且祖上会看风水,特意来找你聊聊,长长见识!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此人从百里外来找我肯定有事求我,不会只想长见识那么轻松。清茶泡上,寒暄几句后,我问了此人姓名叫李XX,年龄45岁。起得《地雷覆》之《震》。

  细察面相,此人官星部位好,只是色泽暗,近段运气不开。结合此卦中的三个卦来看,卦主官星主威,主卦一阳带动五阴,还是有一个人领导一群人之意,与面相信息吻合。

  我对客人讲:

  1、你是当官的人,命中官星很旺,并且是正职的料(卦旺且在二月木旺,为正直面相眼睛神聚眉起)。

  李兄说:张老弟过奖了,不算个啥官!

  2、你为人处事很公正,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群众口碑和群众基础都很好(主卦五个阴为群众,拥护一个阳,变卦上下都是卦,有公平公正之意)。

  你的官职在你们县(或市)是中等偏上的职务,最低也是个正科级(四爻动化卦,仅次于五君之下)。并且现在有个提升的机会。

  李兄说:过奖了!我的愿望不高,能混就行。

  这时我亲戚介绍,这位李兄原是一个镇上的党委书记,上面领导很器重他。他在基层干了多年,县里有位领导也已经找他谈话,让他到文化部门任职。可迟迟不公布,也不调整,看到底为何?

  一般这样重大的事情,除考虑八字命运、面相外,还要看阴阳宅是否有助、是否有妨碍。我审视卦象,的踪卦是个大艮卦,变卦的综卦也是两个艮卦,艮为止停止之意,肯定坟地有问题。

  1、你们上辈中,埋葬最晚的那个坟地周围有许多树木。(卦中震卦多)

  李兄反馈:我爷爷、父亲的坟都埋在一起,周围有许多树。

  2、坟墓东边有个东西倒了,或者是树倒了。(主卦在下,为动为东,东边有动土之象)

  李兄反馈:这个不知道(随后我们到坟地看,坟墓东边5米外是别人的墓碑被推倒)。

  3、坟边肯定有棵死树或树根留在地下,重点在西南角。(主卦 直读西南有树,但是西南有树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有死树或地下留有树根就不好了。根据我的《八卦飞九宫》方法推理,坤宫正好有木克制)

  李兄反馈:这个可也真不知道!

  我说:李老兄,我断了两条你都说不知道,我讲的对就说对,我断的不对你干脆明说,不要顾及我的面子呀!李兄说:的确不知道。这时亲戚插言说:这样吧!咱们李哥下午没别的事,开车回去看看。

  随后我带上罗盘一起去他老家邓州市看坟地。说实话,一路上我心里并不踏实。因为到坟地就要验证我断的准确性,要么丢脸,要么长面子,搞得这一行特别怕当场验证,搞不好丢人打家伙!好在我对自己的断语很有信心。

  到坟地后,看到祖坟东边6米左右有一块别家的墓碑倒了。远处没有看到死树,我心里很不安。还有一线希望就是西南的树根,便在西南寻找。呵呵!终于在离他父亲坟地西南4米处的腐朽麦秸下面,找到了一个洗脸盆般粗的树根。后来得知树是被锯倒的,树根留在原地,又有人在此堆了柴禾垛。在那个树根的北边,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小点的树根。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亲戚问我:这两个树根怎么办呢!我让他在规定的时间,找个属相为鸡的(克木)人帮忙挖除树根。又问:你看李哥提升之事到底能不能成功,在什么时候宣布上任?

  我又仔细看了坟地周围,在东南角20米左右,有一个高6-7米的废弃炕烟楼(属火),真是信息同步呀!主卦已经显示,用离火通关,化克为生助坤土。坟地东南角恰好有离火存在呀!真是卦有所显必有所示!为文化,为学问,这位李兄又是要调到管文化的部门任职。完全符合卦象。

  告诉亲戚和李哥:你们放心吧!肯定会请我喝酒的,时间在四月份,绝对不过阴历午月。

  (析:按我分月分日办法,炕烟房在 方位,为四月成功,可虑到卦中通关的因素, 故又定了午月。

  后于当年四月中旬这位李兄接到组织通知,顺利升迁!

  需要说明的是:这位李兄能升迁是命中注定的。坟地中的坤方之树根是诱发因素,有阻碍的不利信息,但不会影响大局。坤土被震木克制在卦中明确显示,除之会减少阻碍,尽早如愿但。所以大趋势是不会改变,只是时间的问题。

中国形象风水研究院 起名专家张士玉亲自周易起名
张士玉老师电话:13838992715 微信:zhangshiyufengshui
文章来源:中国形象风水研究院 http://www.zhangshiyu.com.cn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