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QQ:2583096951
微信公众号:yipingxiangfa
邮箱:13838992715@163.com
中医养生
[日期:2022-10-07] [点击数:1115] [作者:] [文章来源:]
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开始通过中医养生知识来保养自己的身体了,这种养身方式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医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疾病理论和知识,这种知识经过漫长岁月的反复探究最终形成了一套du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炎黄时代就已经开始有相关的记载和研究了。比如对后世影响极da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都对后世的中医养生知识的形成影响巨大。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阴阳五行论,人们将人体当作形气神的统一体,所以中医养生知识里面也比较注重形气神的培养与健康,yi切中医养生知识都离不开养形、养气、养神。
中医养生知识中比较注重脏腑的功能,认为要调理身体首先要将脏腑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医脏腑指的是什么呢?脏腑指的是人的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五脏和六腑还形成了表里关系,比如:肝与胆;心与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脏腑与五行关系
肝与胆:肝脏主要起到储藏和调节血液的作用,是人体精力旺盛的根源所在。肝脏功能强大,对人体的视力也比较好,能够让人眼睛明亮有神;肝脏还对人体的筋比较重要,肝脏好才能保证躯体运动灵活;肝气不足会导致有气无力,肝火旺盛会让人一声怒火。所以中医养生知识中注重肝与胆的调理。
心与小肠:中医里面“心”不止是心脏,还包括大脑。所以心对于人体来说,不仅主导其他脏腑的功能,还主导人体精神运动。心气足的人才能积极向上、声音洪亮、面色红润;心气不足的人往往就会看起来中气不足、虚弱郁郁。
脾与胃主管供应人体的物质需求,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源;肺与大肠主管人体与外界进xingqi的交换,气与血相互依存,气不足则必然导致血枯;肾与膀胱主要是排水的场所,起到很大一部分排du的作用,体内无du则自然能够延年一寿,毒素侵蚀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只要将人体的脏腑功能调理好,疾病自然远离,脏腑关系维持好,让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就能轻松达到养生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