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QQ:2583096951
微信公众号:yipingxiangfa
邮箱:13838992715@163.com
定都北京
[日期:2007-08-10] [点击数:2280] [作者:] [文章来源:]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都城的建筑史是其灿烂的篇章之一。据北魏骊道元的《水经注》载,历代列国的故都有180余处,加上其后的都城建设,中国拥有的历代都城不下200座,堪称世界之最,致使中国目前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有100多座。从商朝开始到明朝为止,对于定都问题都是采用另选都城,而不采用前朝的古都。大都是为了图一个吉利和有别于前朝之故吧。周朝灭商后,没有在朝歌定都,而是回到镐京,原来的都城废弃不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定都在咸阳。汉、唐也是这样,宋朝建立政权之后,也没有用旧的都城,而是到了汴梁开封。元朝开始都城是在上都,明朝首都定在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后来永乐靖南之役后才迁的北京。但是清朝首都却是选在了明朝的旧都北京,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无独有偶,新中国政府也定都于北京。满清在进关之后,定都北京,标志着清朝政权在中原地区统治的初步确立,尽管清朝统治者用了近而十年的时间,才真正的统一了天下,但其新的统治中心北京地区却一直是相当巩固的。北京作为清朝的首都,也就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清朝灭亡,二百多年中始终没有改变地位。正是由于定都北京后,所占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三要素,才塑造了康乾盛世的昌明时代,在此期间解决了中俄边界问题,并先后统一了台湾,外蒙古、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从而奠定了近代中国辽阔的版图。
对于定都那里合适,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主要说明天下的都城的地脉盛衰与大小。
说是朱元璋在北伐攻陷元朝首都大多都之后,见元朝的大势已去,故建朝称帝之心已迫不及待了,就向军师刘伯温问策。刘伯温就献了三个策略,刘伯温说:现在我北伐大军已攻陷大都,但元朝尚存一支不小的军事力量,那就是元顺帝兵马大帅帖木儿的养子王保保。元顺帝逃到上都,仍以元朝名义发号施令,王保保统兵太原,我们不可轻视,时下当挥军西征,以求全歼元人余孽,解除后患,然后再议立朝定都,此为上策。
朱元璋问:中策若何?
刘伯温说:一面立朝称帝,一面西征消灭王保保,此为中策。
朱元璋急问:那么下策呢?
刘伯温接着说:不变时势,即时称帝立朝定都,而置元朝残部于不理,留下后患,此为下下之策。
朱元璋即说:上策太缓,下策太急,中策正好 !
刘伯温叹了口气,却也微笑道:此时建朝称帝,同时挥军西征,亦为可取之道。然定都之事切勿操之过急。
朱元璋急了,争辩说:立国必定安都,不可从缓,元璋正要向先生请教,哪里方是最佳都会?
刘伯温知道天机不可违逆,便坦然直告道:综观天下地脉,最佳都会者首推长安,次为洛阳,其次为燕京,再次为金陵,而以汴京(开封)为最下之。
朱元璋耐不住性子听刘伯温详细说明,大笑道:元璋凭金陵而得天下,此乃英雄用武之地,可驾驭四方,号令天下而兴王业。
刘伯温知道天意如此,不再复言,沉默一会方说:如此也好,只是不免迁都之举。
后来燕王朱棣反叛,攻占了应天,自己当皇帝,是为明成祖,他即位不久便决定迁都燕京(北京),因此金陵作为明朝的都城不足三十五年,应了当日刘伯温的推断。
由上面这个传说可以知道当初明朝是迁都至北京城的,而北京作为首都来讲,在刘伯温看来是排在第三位的,因为长安与洛阳皆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有居中而治之意,故排在前面,而北京地处北方虽风水龙脉上佳,但由于不处中央,故次排在第三位。
而西安却有不详之地之说,如李自成进入西安就灭亡了,蒋介石入西安就有西安事变等等,故西安虽排第一位但是却不宜定都。
话说回来,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和继续由香港,上海北上的民主人士很快汇集到了北平。3月中共中央在开完七届二中全会后,也迁入了北平,先驻在香山,9月迁至中南海。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30万军民参加的开国大典,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并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举行了阅兵式,之后是群众游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段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的建立,在中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压迫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由人民当家作主政权,人民大众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如果从《易经》角度来看定都北京的和理性还有下面的说法:这得从八年抗战时期所起,当年中国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来到了陕北根据地延安,就是根据《易经》的思想在战略上占领与蒋家王朝对抗的地利。如果把中国地形地势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河南郑州为中原地带,当时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地处郑州的东南方向,根据易经八门理论,是处在杜门之中,五行属木。而我方的红军在兵力远远低于敌方的时候只能从地利上面与人和方面努力,加紧修养练兵以待天时的到来。故此中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就是到达陕北延安去,因为延安在中国地图上面地处西北,八门中属于开门,五行属于金。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和五行上面,来到延安都是克制南京政府的唯一方法,因为五行中金是克制木的五行的,就是说延安的地理位置的五行是克制南京的地理位置的五行,这样我们工农红军就占有了地利的帮助,具有取胜的把握了。如果细心的朋友还可以发现,把郑州作为中心的话,从郑州到南京与到延安的距离是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距离相等。这样的巧合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了精心策划后的结果。
下面我们用八门理论详细的分析一下两个政权的地理位置的优劣。见下图:
以南京政府为基点确定的八门方位:
杜(南京) 东南 景 南 休 西南
开 东 中原 郑州 生 西 惊
东北 伤 北 死(延安) 西北
以延安根据地确定的八门方位:
生(南京) 东南 死 南 伤 西南
休 东 中原 郑州 惊 西 景
东北 杜 北 开(延安) 西北
上面的八门图是根据易经中的八爻八卦图的原理推出来的,详见我的另一本著作《易数启玄》。从以上两个八门图来看,如果从南京政府的角度来确定八门的话,则南京处在八门中的杜门之中,而延安方向处在死门方向,只要老蒋想要攻打延安方向的话,就是往死门里走,加上自身处的八门不吉利还有不失败之理。
如果从延安根据地来确定八门方位的话,则延安处在八门中的开门之中,而南京方向在延安方向看来是生门方向,只要想去攻打南京的蒋介石,就是往生门中走,越走越好。并且在北方向南方攻打的时候正处在1947年(丁亥年)和1948年(戊子年),这两年的太岁都是水,正是冲着南方的火,所以中国工农红军乘着地利与天时,一举打败了蒋介石部队,把他们赶到了台湾去。